股票低息配资
点击图片进入专题
夏末的傍晚,江门开平塘口镇“粮语·艺术公社”的户外广场上人声鼎沸。几张长桌拼成的“村宴”热气腾腾,研学团的少年们围坐着,一边品尝五邑特色菜肴,一边好奇地打量着身边这座由旧粮仓和碾米厂改造而来的艺术空间。不远处,剧场内隐约传来排练的台词声,音乐空间飘出悠扬的旋律。黎正文穿梭其间,忙得来不及擦拭额头上的汗珠。
作为一名祖籍新会的澳门青年,黎正文的身份有些特别,是广东澳月长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江门市政协委员、澳门江门青年会监事长,也是耕耘在江门乡村文旅一线的“80后”新农人。六年前,他攥着英国艺术文凭回到江门,在父亲耕耘过的侨乡热土上,与他来自澳门的设计团队一起,在侨乡写下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最滚烫的青春注脚。
黎正文。
旧粮仓飘出烟火气
粮语·艺术公社的前身,是塘口镇两座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房式仓和碾米厂。2022年,在黎正文的推动下,总投资1500万元的活化改造项目正式启动。他带领澳门设计团队,在深入了解侨乡建筑的肌理与文化基因的基础上,将废弃粮仓改造为多功能文旅综合体。
团队坚持“修旧如旧”的理念,在赋予建筑全新功能的同时,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其原始的结构、材质和承载历史记忆的细节。“我们花了近4个月的时间调研,甚至找到了当年在粮仓工作的老员工。”黎正文指着红砖墙面上那些深浅不一的刮痕解释道,“当年粮食堆到高处,工人需要上楼铲粮,这些工具留下的刮痕是历史的印记,所以我们保留了下来。”
改造后的粮语·艺术公社,是集沉浸式遗产演艺、民间艺术活化、跨媒体社区创意、休闲生活方式于一体的文艺休闲综合体,包含四个不同的空间,餐饮空间提供着融合澳门与江门特色的餐饮体验,剧场空间致力于打造沉浸式的侨乡故事演艺,音乐表演空间回荡湾区歌声,户外广场则是最具人气的聚集地,举办村宴、市集等活动。
餐饮空间提供融合澳门与江门特色的餐饮体验。
剧场空间致力于打造沉浸式的侨乡故事演艺。
最令人瞩目的创新实践,莫过于今年5月在粮语·艺术公社成功举办的“侨BA”赛事。黎正文巧妙地将篮球赛事与在地文化深度融合,吸引30支湾区少年球队约200名小球员参赛。这场融合了体育竞技、文化体验与乡村烟火气的盛会,不仅点燃了塘口的夜晚,更成为黎正文计划每年延续的品牌IP。
30支湾区少年球队约200名小球员参赛。
澳资澳才走入“旷野”
粮语·艺术公社的灵魂,远不止于空间的活化。在黎正文心中,它更是一个促进江门与澳门、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深度交流融合的平台,一个充满活力的“青年会客厅”。
黎正文致力把粮语·艺术公社打造成充满活力的“青年会客厅”。
“澳资澳才澳智”在此汇聚。澳门的餐饮品牌被引入餐厅,带来了地道的葡式风味与精致的服务理念;澳门的戏剧编导与本地演员合作,在乡村剧场上创作并演绎反映侨乡历史与当代生活的剧目;澳门的体育策划团队,将组织大型活动的经验带到了“侨BA”的赛场……更有数位澳门的艺术、餐饮、体育人才受此启发,来到江门发展。
粮语·艺术公社所打造的平台,不仅吸引着澳门人才前来筑梦,更成为本地青年施展才华、扎根家乡的选择。这里创造了50个常态岗位和每年超100人次的临时岗位,吸引了不少本地青年回流。“在家乡参与有创意的事业,有发展、有回报,他们愿意留下。”黎正文道。
昔日的“天下粮仓”,如今正输出滋养人心的“精神食粮”与发展动能。“我还要继续深化粮语项目内涵,引入更多澳门优质IP资源,探索与‘澳门光影节’等品牌活动的联动;持续扩大‘侨BA’的影响力,将其打造成更具标志性的文体旅融合品牌。”谈及未来,黎正文目光坚定。
推动江澳“双向奔赴”
黎正文选择深耕江门,血脉中的“侨”基因是重要牵引。他的父亲是一位心系桑梓的乡亲,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便敏锐把握国家发展机遇,毅然回到家乡江门创业。
“小时候的记忆很模糊,只记得爸爸带我回新会看在建的厂房。路很远,很颠簸,感觉环境很偏僻。”黎正文回忆道,正是父亲这代早期回乡投资的侨商,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开拓,为后来者铺就了道路,也让他从小就感受到家乡对游子的呼唤与包容。
“如今深中通道从蓝图变为现实,大湾区互联互通,我们这代人的舞台更广阔。”黎正文对江门的优势有着深刻洞察,江门是著名侨乡,与澳门地缘相近、人缘相亲,每3个澳门人中就有1个江门人;侨乡文化底蕴深厚,碉楼、上下川岛等与澳门历史关联千丝万缕;更重要的是,相比澳门寸土寸金,江门能为青年提供实现创意、大展拳脚的沃土。
这份认同感,转化为持续推动江澳交流的实际行动。黎正文不遗余力地促进江澳两地“双向奔赴”,多次向澳门企业家推介江门的投资环境与发展机遇,组织澳门青年前来考察、交流、创新创业;他策划的青年活动、学术研讨等,成为澳门青年了解江门、融入内地的窗口。
澳门青年来到开平考察交流。
“比如‘侨BA’篮球赛,让澳门少年和本地少年同场竞技,赛后一起吃村宴、看表演。那种在汗水和欢笑中建立起的友谊,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。”黎正文说。
篮球赛后,参赛选手与家长一起吃村宴、看表演。
黎正文表示,接下来还要持续推动江澳交流,既把澳门的资金、创意、人才引入江门乡村,也致力于让江门的优质产品和文化项目“走向”澳门。他坚信,在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沃土上,这座由乡情与创意共同浇筑的“连心桥”,将越发坚实宽广。
【编者按】曾经,他们奔赴远方,在世界的坐标中寻找自己的位置;如今,他们把目光转回故乡,把脚步踏进田野阡陌。新会的柑园、开平的碉楼、台山的蚝田、鹤山的茶园、恩平的簕菜地……这些曾被时光遗忘的土地,成为返乡的他们重新播种梦想的热土。从远行的游子,到归巢的雁阵,他们带着新思维、新技术、新创意,在五邑大地上写下“百千万工程”最滚烫的青春注脚。
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江门分社、团江门市委联合推出《百千万·新农人——江门青年投身“百千万工程”兴乡实践》系列报道,将镜头对准20位兴乡青年,见证他们用青春之笔、奋斗之姿,在广袤的田野上书写的关于选择、勇气、热爱与责任的故事。
撰文:周柳妤 吴中垚
图片:受访者供图
贵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